2025 年 4 月 3 日,美国正式对进口汽车加征 25% 关税,叠加中国原有 25% 关税及 13% 增值税、1%-40% 消费税,综合税率突破 120%。以美产奔驰 GLS 为例,起售价从 69.98 万元涨至 93 万元,涨幅达 33%;特斯拉 Model S 从 68.49 万元涨至 90 万元以上,价格优势消失。平行进口车商面临综合税率超 80% 的困境,部分车型与中规车价差从 20% 缩窄至不足 5%,市场份额进一步萎缩。
技术突破:国产车在智能网联、新能源领域实现反超。比亚迪仰望 U8 搭载易四方平台,支持原地掉头、应急浮水等功能,售价 109.8 万元,2024 年销量超 7000 辆,超越宝马 X7、奔驰 G 级。红旗国雅推出 4.0T 八缸发动机,成为国产唯一量产八缸车型,售价 140 万元起,填补高端燃油车空白。
政策红利:2025 年 “以旧换新” 政策对新能源车补贴 2 万元,燃油车补贴 1.5 万元,进口车通常无法享受。新能源车还可享受购置税减免,如 20 万元国产车购置税约 1.77 万元,而同价位进口车购置税可能高达 4.42 万元。
进口量暴跌:2025 年 1-2 月进口汽车 5.6 万辆,同比下降 46%,进口车市场连续 7 年负增长。新能源车进口占比降至 2%,纯电动车进口量同比下降 89%,插混车下降 81%,国产新能源车(如比亚迪汉 EV、蔚来 ET5)占据市场主导。
结构分化:进口车中豪华车占比从 2023 年的 35% 提升至 2025 年的 52%,非豪华进口车(如丰田、大众)销量萎缩超 60%。超豪华车领域,法拉利等品牌表现亮眼,但玛莎拉蒂等品牌销量下滑明显。
使用成本:进口车维修保养成本高 30%-50%。奥迪 Q5 进口版小保养费用约 1297 元,国产版约 700 元;沃尔沃 V60 进口版 6 万公里保养总费用约 1.18 万元,国产版约 0.8 万元。国产车保值率快速提升,比亚迪汉 EV 三年保值率约 65%,特斯拉 Model S 约 55%。
个性化需求:进口车在豪华品牌(如保时捷、宾利)、高性能车型(如奔驰 AMG、宝马 M 系列)和特殊车型(如旅行车、硬派越野车)上仍具优势。例如,进口宝马 M3 雷霆版提供 480 马力,国产车暂无同类竞品。
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指出,国产车凭借价格、政策、技术优势,已成为多数消费者的首选。尤其是新能源领域,国产车在智能驾驶(如华为 ADS 3.0)、电池技术(如比亚迪刀片电池)上的突破,彻底打破进口车垄断。进口车则更适合追求品牌溢价、性能极致或特殊车型的用户。
在高关税背景下,国产车综合成本优势显著,政策支持力度大,市场份额持续扩大。消费者若追求性价比、政策红利或本土化服务,国产车是最优选择;若对品牌、性能有刚性需求,进口车仍具不可替代性。建议优先考虑国产车,理性权衡进口车的溢价空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