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新能源转型浪潮中,凯迪拉克 2024 年中国市场新能源销量仅占 3%,终端价格体系崩塌导致品牌溢价流失。面对 BBA 与新势力的双重挤压,唯有以 "归零" 心态重构价值体系,方能在电动化革命中求得生机。
凯迪拉克依赖燃油车时代积累的 "总统座驾" 光环已难以为继。2024 年 CT5 终端价下探至 22 万元区间,与本田雅阁直面竞争,品牌认知严重降级。IQ 锐歌 43.97 万元的定价策略,本质是将燃油车估值平移至新能源领域,导致销量不足特斯拉 Model Y 的 1/20。
产品革新:加快奥特能平台 25-35 万元价格带布局,推出中型纯电 SUV 填补市场空白,下放 Super Cruise 系统至主力车型。
组织变革:建立敏捷型组织,赋予中国团队更多决策权,摆脱全球战略桎梏。
文化重塑:借势《繁花》等文化 IP,将品牌内核从 "美式豪华" 转向 "科技人文主义",发起用户共创计划建立精神共鸣。
数据生态:开发 "凯迪拉克大脑" 平台,通过车联网数据优化出行体验,降低用户里程焦虑。
服务生态:OnStar 安吉星升级为全生命周期服务,提供充电规划、电池管理等增值服务。
在电动时代,凯迪拉克需回答三个核心问题:
这场价值重构不是简单的战略调整,而是触及品牌灵魂的自我革命。唯有将 "归零" 转化为持续创新的动力,在产品定义、文化表达、用户关系等维度重新出发,方能在电动化浪潮中重写 "新美式传奇"。